截止目前,我国还有3.4万个乡镇,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过程中,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,至关重要。乡村振兴,关键在于乡镇要先振兴,以点带面,排除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障碍。众所周知,乡村振兴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,政策、土地之外,资金的配套支持及其体量、精准度,也是一个关键因素,这对应的是资金或能力受限的民企,进入乡村振兴领域的可能性,这些都先会触及到乡镇,接下来才会下沉到农村。而且,从政策层面来看,今年,中
截止目前,我国还有3.4万个乡镇,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过程中,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,至关重要。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于乡镇要先振兴,以点带面,排除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障碍。
众所周知,乡村振兴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,政策、土地之外,资金的配套支持及其体量、精准度,也是一个关键因素,这对应的是资金或能力受限的民企,进入乡村振兴领域的可能性,这些都先会触及到乡镇,接下来才会下沉到农村。
而且,从政策层面来看,今年,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要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;同时,农业农村部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上,强调要创建1000个左右示范乡(镇)。足以看出,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重要性、示范性,不言而喻。

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如何创建呢?狠抓“四个关键”:
首先,乡镇党政领导班子,政治素养提升,尤为关键,必须狠抓,而且要彻底。
乡镇是基层政权的执行中心,政策落地执行的最前沿,是是一切国家政策的发号施令点。一些区域的乡镇领导班子政治素养低,对新政策难以掌握,执行起来尺度不一,还有一些搞“一刀切”,路线一旦出问题,就会有偏差,最终导致乱局,谈何振兴。
其次,明确乡镇的战略位置,精准定位,更加关键。
在我国农村,乡镇上面连着县,下面连着村,是农村资源要素交换的关键节点,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,还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。对于国家来说,乡镇为整个国家的和平稳定提供了一种,蓄水池,一种缓冲器。同时,又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后院。乡镇,从某种程度上是国家发展的稳定器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乡镇处在发展的绝佳机遇期,要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,优先突围。
再从定位考量,乡镇,无论从规模、地域面积、管理职能都是落实县域乡村振兴的最为经济、高效的单元,大多数村庄没法实现乡村振兴。乡镇,是乡村振兴的最基本单元,将会是“乡村振兴”的战略中心。

再次,集中精力搞产业,重视多业态集成创新,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打造乡镇经济的新动能,特别关键。
当下,乡镇产业缺失,没有新的动力支撑,解决不了就业,人口只能外流。
乡镇经济的发展,靠的是产业支撑。通过招商引资项目,引进产业,是重中之重。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,一切应为产业而生、为产业而做为前提。乡村振兴,关键也要靠产业。但是,产业选择要慎重,因地制宜。前期,一定要基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,查漏补缺,优化乡镇空间,精准把脉,找准定位,做好乡镇产业规划及专项规划,植入对应产业,尤为重要。选好产业后,必须持之以恒,一攻到底。乡镇产业要振兴,重要的是让农产品或其他产品能够走出去。
尤其,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在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上应保尽保,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每年6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示范镇公共服务设施、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用地给予倾斜支持。其他示范镇给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倾斜,优先保障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用地。
说到这里,乡镇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,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一定要把前期的策划、规划设计,做扎实了,研究政策层面的扶持力度,争取县级以上的政策补助。目前,可以申报的项目,比如:乡村振兴示范乡镇、农业产业强镇、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等等。

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一定要建成覆盖周边区域的乡村产业中心。不断地优化乡镇的产业培植,第一产业 (农、林、牧、渔) 、第二产业 (农产品加工业、手工业等) 和第三产业 (旅游业、田园康养、住宿餐饮业、文化产业等) 进行多业态集成创新、跨界融合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做足附加值,搞活产业链条,形成消费链,放大价值链。
不管是“城郊融合型、大型城镇型、工贸带动型”乡镇,还是“农业主导类、生态涵养类”乡镇,要借助“科技”赋能,培养新动能,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,朝着智慧化的进程来发展。尤其,城市群、都市圈周边延伸区域的乡镇,要做好乡镇空间升级计划,推进“产业升级、服务升级、治理升级、生态升级”的计划。比如:试点“智慧小镇”等。

最后,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关键在于夯实“管理和服务”乡村的软硬实力。
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的创建,不能忽视其主要功能,一定要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。因为,乡镇才是带动农村发展的龙头。乡村要振兴,必须靠乡镇来带动村庄一起发展。
提升人居环境,基础设施建设,公共服务升级,在公共基础设施与地方文化特色上下功夫;乡镇建设要有前瞻性,不能一个工程完工了不久,又拆了重修,换一个领导就重修一次,劳民伤财;公共设施的美观及内涵十分重要,公共设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及人文风俗。多用乡土的手法提高乡镇风貌:就地取材,精细打造,老料新做,土料洋做,旧料细作,新旧搭配。要用生态的办法提高乡镇品质空间,而且还要植入一些田园商业综合体,服务于乡村。

还有,这几年,返乡、下乡、入乡创业及就业的人越来越多,乡镇也会成为一个双创平台,更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就近城镇化。
随着,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,还要把乡镇建成“数字乡村”的轴心,形成“乡镇经济发展、乡镇社会治理、乡镇政务服务、乡镇文化发展”等诸方面数字化转型的中心,夯实“管理和服务”的能力。
总之,乡村振兴示范乡镇,创建期间,一定要狠抓这四个关键,以点带面,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效下沉落地,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,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,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。
文 / 李国民 / 跨界融合 – 策划人 / 三农研究 专注(乡村建设、文旅、农旅)等项目的前期策划、规划设计!
乡村振兴领域,从开发到运营,选项目,抓政策,打市场,盯运营;请来关注“唯美乡村” 微信公众平台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asawed.com/9620.html